不见

时间:2025-08-09 17:04:17仿诗人:(明朝)顾起元

一十八年无此事,今来三月是前时。

日长风露清明夜,不见山僧更有诗。

诗词解析

第一解:

一十/一十八/一十八年/十八/十八年/八年//此事////三月//////长风//清明/明夜//不见//////

第二解:

一十八年//此事//今来/三月////
/长风//清明///不见/山僧////

第三解:

一十八年//此事////三月////
/长风//清明///不见//////

诗词平仄

平平仄仄,

仄仄平【时:四支平声】押韵

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仄【诗:四支平声】押韵

诗词赏析

诗词解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当前季节变化的感慨。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一十八年无此事**:这句诗可能指的是诗人在过去十八年里没有经历过类似的事情或者情感,暗示了一种久违的体验或者记忆。
2. **今来三月是前时**:这里“今来”指的是现在,“三月”可能指的是春天,而“是前时”则表示现在的景象或感受与过去某个时刻相似,诗人通过对比现在与过去,表达了一种时光流转的感慨。
3. **日长风露清明夜**:这句诗描绘了清明节夜晚的景象,白天变长,夜晚有风有露,清明时节,天气渐暖,夜晚也变得清新宜人。
4. **不见山僧更有诗**:最后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清明夜的宁静中,没有遇到山中的僧人,也没有新的诗作出现,可能暗示了一种期待与现实的落差,或者是对过去某种精神交流的怀念。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当前季节变化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精神交流的渴望。

作者其他诗词